共有 279 项结果
柳原教会为大正4年(1915),依梅甘雾(Rev.Campbell N. Moody)牧师提供的英国教会图样所兴建,於大正5年(1916)10月竣工。战後,在旧教堂南侧增建新圣殿,民国87 年又大兴土木,完成地下停车场、主日学教室、办公室、牧师馆等。柳原教会旧教堂平面图,为简单的长方形平面,是为早期基督教教堂的基本造型,称为「巴西里卡」平面,其造价低廉,采光良好,视线绝佳,是最早简单的基督教堂最好的范例。 (本文选自 柳原教会 官网)
由於中华夜市已有40年历史,许多摊贩都已经传承数代,聚集了许多老字号小吃摊,还有蛇肉、鳖等的另类小吃。除了老字号小吃,日新及全球两间院线片戏院、万代福二轮片戏院也位於此,可说是吃喝玩乐集於一街。
台中站距基隆站起点193公里252公尺,为中部地区第一大站,位居台湾西部铁路纵贯线的中心。新站体座落於东区新庄里,附近有多家公路客运及国道客运业者,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网。1905年5月15日通车启用,1908年4月1日台湾西部纵贯铁路全线通车,同年10月24日并在台中公园举行全线通车大典。於1995年内政部将台中站审定为台闽地区第二级古蹟(文资法修正後为国定古蹟),保存此一深具历史及建筑意义的火车站。
位於台中市中区三民路与台湾大道一段处,是台中美食集中地。市场内的爌肉饭、麻芛、香菇肉羹、红茶、面摊,都是有数十年历史的老小吃摊,随意捡家坐下,端上的都是一碗碗经过数十年岁月,无数老饕监赏过的美食。在此,你也可以见到许多台中老饕来这一解嘴馋。在逛街品嚐美食之际,别忘了抬头看看市场内历史悠久的屋顶、或是街角的楼梯。
东协广场(旧称第一广场),邻近台中火车站,在绿川西街上,楼高13层,是一间由台湾大道一段、继光街、成功路及绿川西街包围的综合性休闲娱乐广场。位於站台中车站前商圈,内规划有地下停车场、精品服饰用品店、美食街、电影院(第一影城)、KTV、电动游乐场、撞球俱乐部、保龄球馆、溜冰场、民歌西餐厅等等,多为青少年与外籍劳工休闲去处。邻近於台中车站、台中公园、台中州厅等,因东南亚异国商店聚集,现有「台中小东南亚」之称号。
万春宫创立於康熙、雍正年间,而现在的建筑则是在民国四十七年兴建完成,为一古色古香的宫殿式建筑。宫内奉祀天上圣母,圣母塑像上悬挂一块光绪皇帝题赐的「海晏河清」匾额,前殿上方的藻井有如蜘蛛网般由下而上呈尖形,为一吸引人的特别之处。
靠近台中火车站的绿川旁,一栋由红砖瓦构成的建筑,是台中以土凤梨酥一战成名的「日出」蛋糕团队买下了宫原眼科的旧址。宫原眼科外部的红砖墙、旧牌楼被完整保留下来,打造成富有怀旧风情的红砖木顶式骑楼,走进店内,仿造复古挑高图书馆的装饰,创造出新旧时代的魔幻空间,店中央一座无法被使用的古井,则被重新打造成现代风的圆型玻璃募款箱,可见设计之巧思。
同为日出集团旗下的第四信用合作社,是继宫原眼科後另一处老屋改造的成功案例。位於中山路上的第四信用合作社,将老旧的建筑赋予新生命,时尚与老建筑融合得宜,令人感觉耳目一新。外观保留金库的特色,再搭配整建後的设备,里头则售卖各式冰品美食,包括咸点、甜点、芒果冰、及超级丰仁冰。
中区再生基地位於台中市中区中山路69号2楼,建筑物原是台中市最早的第一银行所在地。台中中区再生基地由东海大学建筑研究中心主任苏睿弼教授成立,透过官学合作的方式,寻求社区再生的方法。
台湾太阳饼博物馆位址的建筑为「全安堂」,为保存良好的百年建筑,从日治时代伫立至今,仍不减其风采。早期的全安堂空间作为药铺使用,贩售进口药品、民生用品等;而今,经过专业设计团队的再造,让老建筑重现光彩,并巧妙地融合台中在地传统产业特色,让充满历史韵味的糕饼文化及百年古蹟激荡出令人赞叹的火花。
柳川是台中市中心四条重要河川之一,整治之後成为市区首座永续性生态工法开发的景观河岸,白天景色宜人,晚上灯火璀璨,成为台中新兴的热门景点,不仅是IG打卡拍照的好地方,也是一条会呼吸的河川,兼具了美感与储水灌溉的功能。
位在台湾大道与自由路交叉口的台中彰化银行总行,兴建於日治时期,拥有超过100年的历史,建筑仿古希腊罗马的柱廊式风格,外观气势雄伟,工艺精美细腻,为台中着名的地标,遂被指定为市定古蹟,也是台湾最早由民间筹资设立的银行,极具文化资产保存与研究的珍贵价值。
中区绿川原名「新盛溪」,於1912年更名,是日据时期台中「小京都」计画中的亮点河川,小小一条新盛桥(现中山绿桥)是当时台中八大夜景之一。
鲜黄色的招牌,在街口中闪耀着,您会很容易发现这里,因为从傍晚营业开始,一直到深夜,涌进的顾客人潮不断,精选的鹅肉,搭配酱料,肉质鲜美、多汁,美味让人意犹未尽。
五十多年历史,自由路第一家太阳 饼店,由林益丰和郑凤英夫妇俩所共同创立。 住在台中市的民众,出外时总会买几盒太阳饼来当成送给好友的「伴手礼 」;搭乘纵贯线火车南北往来的旅客,也买上一、二盒向日葵标志的太阳饼做为纪念;来台观光的日籍游客,也常来这里购买带回日本给亲朋好友们享用;当我们吃一杯茶、品嚐饮用时,也令人怀念着那一块皮薄微黄、一口咬下却充满麦芽香甜太阳饼。 曾几何时,台中的太阳饼店愈开愈多,但是品质及口感却是每况愈下;找 不到一块饼来填补小时候的回忆;更曾 几何时,台中市拥有数百家叫「太阳堂」的店,却难唤回一块属於记忆中的太阳饼。 林老板娘说好吃的太阳饼就是要-皮薄、酥香、馅巧!而且要低糖、低油,才能称为健康甜品。
台中最大名产店,第三代传人林祺海为缅怀太阳饼创始人「阿明师」,用其名做为店名,以「重现太阳的光辉」为立店精神,唯一荣获市长推荐,总统见证,深受航空公司指定爱用,产品丰富多元,为台湾伴手礼的领导品牌。 「阿明师老店太阳堂」秉持手工制作,选用法国进口奶油,坚持太阳饼入口即化、层层酥香的技巧,消费者可以从每一块圆润完整、金黄色泽的成品中,发现「阿明师」的坚持。一口茶一口饼,轻轻品嚐麦芽馅在口中化开的香气,感受其入口即化的好滋味。
2000年10月,日本最权威烘焙杂志PanNews首次介绍台湾的联翔饼店,他们在日本久闻中台湾"饼的故乡"有一家制饼顶尖名店,它不但传承最正统的饼艺精粹,加以改良提升风味,并以研发创新产品见长,引领风行近二十年,於是慕名来台采访,并且热诚的将联翔饼店介绍给全世界。
创立於1954年【太阳堂】由雷家三兄弟共同经营,将酥饼改良为太阳饼嚐起来饼皮酥香、麦芽馅Q软不黏牙,独特的风味深受大众喜爱。 历经半世纪,雷家三兄弟手中生产的太阳饼超过4.5亿个,可绕地球1圈绕台湾40圈;饼艺传家源远流长,目前第三代克绍箕裘遵循前董事长雷文雄先生一贯精神理念,以真心诚意待人的精神对待顾客,以细心呵护、关心自己小孩般的爱心对待糕饼,荣获多家媒体采访与报导。 推广台中太阳饼文化及纪念前董事长雷文雄先生一生全心奉献家庭及公司,特成立太阳饼文化馆,可以亲自动手做太阳饼、见识镇店之宝(家传杆面棍+创办人研发笔记)、品尝美味糕饼、趣味有奖徵答等,让您有个美好的知性之旅。
万益食品为保护万益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要求,以卫生、安全为优先的肉类制品,有监於生产技术及服务顾客满意第一防线,以「万分感恩,益享顾客」为精神,万益坚持直营门市。
請按esc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