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 11 项结果
柳原教会为大正4年(1915),依梅甘雾(Rev.Campbell N. Moody)牧师提供的英国教会图样所兴建,於大正5年(1916)10月竣工。战後,在旧教堂南侧增建新圣殿,民国87 年又大兴土木,完成地下停车场、主日学教室、办公室、牧师馆等。柳原教会旧教堂平面图,为简单的长方形平面,是为早期基督教教堂的基本造型,称为「巴西里卡」平面,其造价低廉,采光良好,视线绝佳,是最早简单的基督教堂最好的范例。 (本文选自 柳原教会 官网)
靠近台中火车站的绿川旁,一栋由红砖瓦构成的建筑,是台中以土凤梨酥一战成名的「日出」蛋糕团队买下了宫原眼科的旧址。宫原眼科外部的红砖墙、旧牌楼被完整保留下来,打造成富有怀旧风情的红砖木顶式骑楼,走进店内,仿造复古挑高图书馆的装饰,创造出新旧时代的魔幻空间,店中央一座无法被使用的古井,则被重新打造成现代风的圆型玻璃募款箱,可见设计之巧思。
台湾太阳饼博物馆位址的建筑为「全安堂」,为保存良好的百年建筑,从日治时代伫立至今,仍不减其风采。早期的全安堂空间作为药铺使用,贩售进口药品、民生用品等;而今,经过专业设计团队的再造,让老建筑重现光彩,并巧妙地融合台中在地传统产业特色,让充满历史韵味的糕饼文化及百年古蹟激荡出令人赞叹的火花。
台中市役所,本栋建筑在日治时期是为了台中公共埤圳联合会事务所创建(1911年)。1920年,台中市成立,台中公共埤圳联合会事务所迁队台中州厅内办公,建筑物则改为「台中市役所」使用,台中市长金子惠教在此就任。民国34年,台中市政府就以原台中州厅作为办公厅舍,市役所则作为市议会使用,民国61年市议会迁走,现址改为中国国民党地方党部使用。民国70 年代改为「市政资料馆」,後又改为市府新闻室、社会局、交通局等办公室使用,民国92年交通局迁移至市府第二办公室,目前建筑物已完成整修的工作。
台中州厅建於日治时期的官署建筑,完工後先後成为日治之台中州、後之台中市的政府所在地。目前被列为台中市市定古蹟保护。由於该建筑最初是日治时期的台中州厅(「州厅」等同於中文语法的「州政府」)使用,因而沿用成为对其之称呼。台中州厅附属建筑群自日治时期起就被规划作为总督府的厅舍,至今仍为台中市政府的办公处所;州厅邻近台中火车站,交通具便利性,其附近有商业区、饮食消费区和传统的老街,充满着历史文化资源,州厅及附近建筑群被列为历史建筑,此区域可说是历史古蹟最为密集之地区,也因此,吸引许多外来游客到此处参观。
位於中友百货附近,与三民商圈连成一气,附近有台中科技大学、台中一中、台湾体育运动大学等学校,学生人口众多,小吃摊、饮食店林立,各种新潮流行资讯在这随处可见、随手可得。每到假日,人潮众多,十分热闹!育才街上多是小吃摊,而服饰店多在小巷子中。各式新潮前卫的玩意都会在此先出现,若你是流行的追求者,一中夜市绝对不能错过。
台中公园自1903年(明治36年)10月28日创立以来,一直是台中市重要的地标,公园内设有人工湖、亭台楼阁、曲桥等优美造景,还有露天音乐台、儿童游戏区、网球场等多项游乐设施,适合亲子一同前往休闲运动,因位於台中市区,交通方便,成为台中市一个假日阖家出游的热门景点。
孔庙平时免费开放供游客观光及休憩, 孔庙并於每年九月二十八日举行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诞辰释奠典礼另为服务考生与学生,每逢考季前均会适时举办祈福许愿活动以利考生、学生及家长祈求考试顺利、金榜题名。亦协办各项艺文活动,并有民间社团办理摄影与写生等活动,增添文化社教的功能。
台中市长公馆为两层楼之和洋风巴洛克式建筑,融合和式与西洋风格,兼具古典与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物,格局方正典雅,受到当时西方风行的艺术装饰风格影响,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强烈,崇尚简明的几何装饰与水平、垂直的造型,强调室内光线自然充足,机能清楚的舒适住宅。二楼阳台古典柱列、装饰型栏杆、连续性装饰外墙,以及後侧窗台的日式作法,搭配现代风格之外观,使得整体呈现折衷的建筑风格。 台中市长公馆於2002年公告登录为台中市历史建筑,是全国第三个挂牌的历史建物,也是台中市保存情况最完整的日治时期洋房宅院建筑。
兴建於日治昭和10年(西元1935年)的台中放送局,拥有美丽的建筑及庭园景观,成为许多游客最佳拍照景点,也是许多台中市民心中的「老朋友」。所在地「电台街1号」也是整条电台街上唯一的门牌号码,相当特别。台中放送局曾在台湾广播史上扮演重要角色,西元1935年5月11日正式开播,是日本政府为发展广播事业,作为全台广播中继而设,同时也是台湾的第三个广播电台。1998年自广播业退役,2002年登录为台中市历史建筑,2003年由陈柏年建筑师进行整修,2015年委由圣侨资讯历史建筑OT营运事业部好位子团队(@STUDIO文创)策划、营运,期待以传承放送局「资讯传播」的精神,建立台湾中部重要的文化放送基地。
請按esc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