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役所
Google評價: 4.1建議旅遊時間:1-2小時
更新日期:2023-02-02
臺中市役所興建於明治44年(西元1911年),為仿歐式建築,至今矗立已超過百年,為臺中第一棟鐵筋混凝土的建築。日治時期原為臺中廳公共埤圳聯合會事務所,後來作為臺中市役所,為臺中市的行政官署。戰後曾為臺中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及中國國民黨臺中市黨部。臺中市政府收回後曾作為臺中市政資料館與新聞室、交通局辦公室等。於民國91年(西元2002年)7月登錄為本市歷史建築。
介紹
歷史建築臺中市役所創建於1911年,是臺中首見的鐵筋混凝土建築,也是舊城區中最耀眼的指標建物,更是日治時期全臺最華麗之市役所,隨著第二期修復工程的竣工,期盼已久的市役所已於105年2月27日(六)下午1時50分,藉由開門儀式,開啟期盼已久的市役所重現風華。
百年歲月裡,佇立於臺中舊城區心臟地帶的市役所,最初原為「臺中廳公共埤圳聯合會事務所」,後成為臺中市的行政官署,戰後作為臺中市政資料館、新聞室及交通局辦公空間。期間因921地震導致建築物部分損毀,一度被鑑定為危險建築,鑑於其歷史及建築史上之意義,文化局遂於2002年正式登錄其為本市歷史建築,同年緊急展開調查研究暨修復再利用規劃,接續進行第一期修復工程,使珍貴的文化資產得以保存下來。重拾風采後的市役所於2005年定位為「臺中故事館」,作為臺中在地人文故事藝廊,成為本市藝文展演重要場館之一。2013年展開第二期修復工程,延續前次未修復範圍,包含外牆、門窗及裝飾藝術外,同時為基於整體活化保存再利用,更將修復範圍擴大至「原臺中市選舉委員會」辦公廳舍。
『為落實文化資產的活化再利用,文化局徵選出國內具豐富文創經營經驗的古典玫瑰園旗下的現代審美文創團隊進駐』,未來在文化局與古典玫瑰園團隊的合作下,重新開幕的市役所將以「生活、文化、傳承」為經營理念,並結合餐飲服務及文創概念,期盼透過市役所為起點,推動文創經驗與文化教育,打造別具特色之文化基地,引領市民進入深刻的文化歷史回憶,用傳承與創意重新賦予時代意義,為這棟百年建築物,灌注全新的生命。
圖片由市役所協助提供。
服務設施
- 展示館
- 販賣部
- 公廁
- 公車站
- 解說簡報
- 導盲磚
- 無障礙廁所
- 無障礙坡道
- 無障礙電梯
- 無障礙停車位
快速導航
進入後可依您的出發地,選擇適合的交通方式打卡熱點
【本區圖文皆介接自社群網友分享。版權為原作者所有,若有問題請通報平台】
人氣
9.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