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點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全國古蹟日】霧峰林家導覽路線一日遊

更新日期:2022-03-04 6499
適合對象
大眾、親子、背包客
旅遊天數
1日遊
旅遊季節
四季皆宜
交通工具
市公車、駕車
行程類型
歷史巡禮、深度之旅
遊程焦點
國定古蹟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 國定古蹟霧峰林家ˍ萊園

文章內容

定位點
遊程路線
霧峰林家萊園 → 飛觴醉月亭 → 五桂樓 → 林文欽銅像 → 櫟社碑 → 景薰樓

以「文化走讀」重啟霧峰櫟社發展歷史路線,喜歡探索古蹟歷史的探險家們請入列!

霧峰林家
大花廳-文化局提供
圖 /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是霧峰林家在阿罩霧的園林與宅邸建築群的總稱。計由頂厝、下厝及萊園等三大部分組成。下厝為林文察之子林朝棟於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所建,由四大厝並排而成,均為座東朝西,其中以五進的「宮保第」面寬達十一開間最為壯觀。宮保第左側為三進之大花廳,室內大木結構表現明顯的江南建築風格,尤其菱角椽作成的菱角軒及軒內以白底為地的花式雕刻木構構件,不僅特色獨具,而且豪華壯麗。
 
萊園

萊園-文化局提供
圖 /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與台南吳園、新竹北郭園及板橋林本源園邸合稱台灣四大名園。1893年(清光緒19年),林文欽鄉試中舉後,築萊園於霧峰之麓,奉觴演劇侍其母羅太夫人以游。命名出典自老萊子彩衣娛親。梁啟超曾於1911年訪台期間題詩十二首詠贊萊園景致,後人稱為「萊園名勝十二絕句」。現為明台高中校園。
 
飛觴醉月亭
飛觴醉月亭/五桂樓-文化局提供
圖 /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初建時為三面有牆的軒亭,作為羅太夫人欣賞戲曲的戲台。羅太夫人去世後,此亭轉為文人雅士聚會、把酒論詩詞的場所。相傳當時文人常醉飲望月,樂而擲觴,所以就用了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之「飛羽觴而醉月」的典故,取名為「飛觴醉月亭」。
 
五桂樓
前身為「步蟾閣」,後來林文欽整建為羅太夫人的居所,樓成時於樓前種了五棵桂樹,象徵林家頂厝五個堂兄弟平安順利,故名之為「五桂樓」。羅太夫人駕鶴後,林獻堂重修五桂樓,做為櫟社詩人把酒論詩之處,故又被戲稱為「酒樓」。
 
林文欽銅像
林文欽-銅像-文化局提供
圖 /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位於五桂樓後方的內花園,1935年由日本藝術家後藤泰彥所鑄。此銅像原本矗立於夕佳亭中,但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資源匱乏,在各地蒐集銅、鐵等金屬,林獻堂不願銅像被日人徵收,所以暫時拆下隱匿,直到戰爭結束後才重新移到五桂樓的內花園中。
 
櫟社碑
櫟社碑-文化局提供
圖 /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建於西元1921年,完工於1922年,當時正逢櫟社成立二十週年,所以建立此碑以為紀念。「櫟社」是台灣日治時期的文化組織,重要社員有林朝崧、賴紹堯、傅錫祺、蔡惠如、連雅堂、林幼春、胡南溟等人,對外稱為詩社,實則藉著吟詩,懷念故國。1910年積極從事民族運動的林獻堂等人加入,為櫟社帶來濃厚的政治色彩。
 
景薰樓
景薰樓-文化局提供
圖 /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為頂厝系主要宅邸林獻堂故居,林奠國於1864年開始興建,1867年林文鳳完成第一落內外護龍、正身與景薰樓門樓;1883年林文欽完成第二落主體建築與第三落部分。後來林獻堂在日治時期重新整修,增建正廳前葡萄架,並將原本的門樓重建,形成今日所看到的規模。
 
交通方式
17、50、59、107、151、201、243、281、282、283、291、綠3號公車-可搭乘前往霧峰林家
返回頁面頂端 台中旅遊網 FB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