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花博樂農館稻田收成 虎爸下田體驗農民豐收喜悅
台中花博外埔園區「樂農館」去年9月由馬鳴國小學生在館內種下水稻,近期結成結實纍纍的稻穗。台中市政府農業局副局長蔡勇勝、花博發言人黃意涵、水稻養育職人賴來安、花博吉祥物虎爸今(14)日一起代表花博歡喜收稻,吸引遊客目光。市府表示,期盼藉此活讓更多人瞭解農業及糧食的重要性,也進一步鼓勵更多青年朋友返鄉參與農業發展。
今日樂農館稻田首次收成,水稻養育職人后里區青年農民聯誼會會長賴來安首先示範水稻收割技巧,俐落迅速的割稻動作,迎來現場遊客熱烈掌聲。接續帶領現場貴賓以及虎爸一起從事稻田收割與綑稻桿等農事工作,許多遊客開心地下田體驗、拍照,感受豐收的喜悅與土地的溫度。
農業局副局長蔡勇勝表示,水稻是台灣重要的糧食作物,早期全台的栽植面積有80萬公頃,後來由於飲食習慣的改變,種植面積慢慢地減少,現今台灣農業多已機械化,然而有些土地由於機具操作不易,傳統的技術也必須傳承,像是從插秧到收割這些都是農民朋友十分熟悉的栽種動作,看似簡單,其實都具有技巧,期盼透過這次樂農館收稻活動,讓更多人瞭解農業及糧食的重要,同時引導更多青年朋友回鄉參與從農。
花博發言人黃意涵表示,樂農館以「一方地、千畝田、以農為樂」為策館理念,去年9月特別邀請外埔區在地食農教育典範學校馬鳴國小的小朋友進場插秧,一起在館內種植了135平方公尺的水稻,很高興經過4個月的時間終於收成了,今天由花博吉祥物虎爸與老師帶領大家一起歡喜收割,讓大家可以近距離瞭解台灣以農為本的生活型態。
后里青農聯誼會會長賴來安表示,這次在樂農館內所種植的水稻屬於台中192號品種,抗病性好,他從農30年時間,第一次在室內管理水稻和收稻,真的是十分特別的經驗。
農業局表示,花博外埔園區樂農館邀請到龔書章建築師擔任策展人,為呈現台灣這片土地上農人與農村中動人的故事,找來了擅長農業文創的協同策展人范雅鈞,順應台灣的地勢,以「稻、果、菇、茶」四大作物來介紹台灣農業故事,更帶領策展團隊深入田園,找出台灣農業的隱形冠軍,其中,水稻可說是台灣農業之母,年可三獲,幾乎是台灣平地的農業地景,極具代表性。
台中水稻兩期作栽培面積約2萬5,200公頃,約佔全台9%,稻穀年產量14萬7,000公噸,稻米栽培品種以台南11號、台農71號、台稉9號、台稉16號及台中192號為主,除山區及市區外,幾乎都有栽種,每期作稻作面積平均1,000公頃以上的行政區有大甲、清水、外埔、大安、烏日、霧峰等區,其中以霧峰農業試驗所在89年育種命名的台農71號益全香米,在口感香氣上最具特色,具有早熟、白米外觀優良、米飯有芋頭香味、抗稻熱病等優點。
農業局指出,這次策展團隊表示,大膽打破過去各展覽館間的區隔框架,並採取全區覆土的方式,直接把135平方公尺的稻田搬入館內,要讓參觀民眾彷彿置身於田野之間,此次收割後,樂農館稻田將以稻稈綑營造豐收景象,並將於今年農曆春節過後換展為水稻秧苗,呼應館外的農村景象。
樂農館平日(假日、國定假日及連續假期除外)上午10:30、下午4:30於館內「好食通訊站」皆會有專人在現場傳授「稻、果、菇、茶」主題的知識與活動,歡迎前往「2018台中花博外埔園區」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WaipuExpoSite/ )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