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膠彩畫第三代傳承者 簡錦清作品港區藝術中心展出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邀請戰後台灣膠彩畫第三代傳承者簡錦清,展出其膠彩畫82幅、水彩畫49張及水彩寫生日記冊頁等歷年精心創作的作品,即(26)日起至6月14日止,在港區藝術中心展覽室A舉辦「足跡•印痕—簡錦清作品展」,具體展現膠彩畫本土化及台灣美術多元發展的當代成果,歡迎民眾前往觀賞。
文化局長張大春今日出席開幕式時表示,疫情期間大家還是踴躍出席開幕式,可見簡錦清老師在藝壇的地位崇高且擁有好人緣。港區藝術中心的防疫措施非常完備,除了進館前要求民眾全程戴口罩、量體溫,並實施實名制登記,現場座位除距離1.5公尺外,更以梅花座形式間隔維持社交距離,避免群聚感染。
港區藝術中心表示,此次展覽以膠彩畫為主軸,參展藝術家簡錦清認為因膠彩在一般膠彩畫展常以小號數作品為主,但膠彩作品其實是動靜皆宜,所以這次拿出31幅百號以上的作品,顯示磅礡之勢,如600號的作品《靈氣黃山》以用膠彩仿國畫黑白技法去表現雲霧的靈動;《佛心》以世界遺產雲崗石佛作為題材,但石窟在中國文革時期遭受嚴重破壞極其可惜,因此以復原的想像來保存它的美好;《台中之美》是簡錦清以路思義教堂、台中州廳、湖心亭等文化資產來表現台中的美麗。
港區藝術中心指出,簡錦清最早跟隨王育仁老師學習,以水彩創作為其繪畫之路的起點,隨後又受林之助、謝峰生兩位老師指導其膠彩畫創作,擁有紮實的寫生能力及膠彩創作技巧;伴隨其旅行足跡的擴大,簡錦清的膠彩畫創作內容不僅蘊含原有的風景之美,更結合足跡所至的歷史人文、風土民情。他自認「作畫如繡畫」,畫筆所到之處的色彩交融及筆觸皆須拿捏輕重、嚴以待之;作畫的節奏更需穩如磐石,如此才能將腦海中的無限想像,如實躍然於畫布上。
簡錦清於1955年出生於台中市,就讀省立台中師範專科學校師專時,受戰後台灣膠彩畫奠基者林之助老師啟蒙,畢業後正式向謝峰生老師學習膠彩畫。他多次參加中部美展、全省美展、台陽美展等國內重要美術展覽,陸續獲得各大獎項肯定,更曾於1991年榮獲全省美展榮獲膠彩畫部省政府獎第一名,並獲得永久免審查資格。
今日開幕式包括文化局長張大春、港區藝術中心主任徐佩鈴、前總統府資政廖了以、前台灣中部美術協會理事長倪朝龍、國立勤益科大文化創意事業系副教授游惠遠、萬和宮董事長蕭清杰、東海大學美術系教授詹前裕、台灣膠彩畫會理事長廖瑞芬、藝術家簡嘉助、林必強、廖本生、邵文鳳及多位藝術家均出席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