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院三期音響初驗 測試審查委員肯定視聽效果將可原音重現
台中國家歌劇院5月中旬進入三期工程舞台燈光音響各項設備初驗,三個劇院舞台、演唱者或樂團演出的聲音效果是否達到最佳視聽效果備受關注。經過三天初驗,音響審查委員均給予肯定,認為未來不同的演出型態時,相關設備可調整因應,將可達到「原音重現」的完美狀態。
台中國家歌劇院5月中旬進入三期工程舞台燈光音響各項設備初驗,三個劇院舞台、演唱者或樂團演出的聲音效果是否達到最佳視聽效果備受關注。經過三天初驗,音響審查委員均給予肯定,認為未來不同的演出型態時,相關設備可調整因應,將可達到「原音重現」的完美狀態。
不經修飾的「原音重現」,是音樂表演品質的最高境界,如何運用歌劇院建築優勢,讓聲音在表演舞台有最佳的反射共鳴效果?市府建設局表示,包括舞台加裝麥克風、攸關視覺與聽覺美感設計的翼幕、沿幕的片數、皺褶或拉平的狀態,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演出時的音量、原音比例呈現的效果。
在三期初驗期間,音響審查委員戴著耳掛式麥克風,分別在大劇院、中劇院及小劇場,至不同的定點與角度反覆做音響測次,並實地演唱歌劇,聆聽三個劇院的聲音效果,仔細確認大劇院、中劇院9支麥克風全開時的電音,以及未開麥克風時的原音,兩者之間的差異,考量比例是否應調高或降縮,並檢查有沒有爆音、讓人不舒服的嘈雜聲等;無論聲音太低、聽不清楚、聽不到,都是審查重點。
經過測試,審查委員表示,大劇院主舞台的中心點,往前約三分之一處,是原音呈現反射共鳴最渾厚完美的位置;而樂池正上方加設反射板,聆聽歌劇的效果最好;若是音樂會表演,將音響調整成封閉式,則可讓音樂有全面播放的效果;開啟麥克風的電音狀態時,這些音響控制與電音呈現,都能再調整平衡,呈現猶如「原音重現」的效果。
此外,演出團體的音響狀況也會影響音域的呈現。例如戲劇或音樂劇,加麥克風的電音就非常重要;而音樂劇以原聲為主,原聲演唱的歌手,音域又有中、高、低,寬或窄,深或淺等音質。為讓演出者無論在劇院任何一個角落,都不能有聲音的死角或音量忽大忽小的問題,可以在聲樂表演時將電音降調,歌手演唱時將電音調高,以呈現最好的反射共鳴,並表現出「原聲」演出的真實感覺。
舞台上的翼幕、沿幕等片數或左右上下的設計,也是影響聲音呈現的因素之一。立於舞台左右,猶如鳥般雙翼的翼幕,拉起呈現皺褶紋路時,會讓聲音有吸音效果;全部拉平則可以讓聲音延伸出去,製造廣泛的迴音效果。而舞台上方可上下調整的沿幕,調高或調低時,聲音也會有區域性差距。表演團體的指揮或導演,都可以依據演出性質,增加幕的片數或是擺設,讓視覺、聽覺結合,帶給觀眾全面性的震撼感。
「真實感是表演最高原則。」建設局長黃玉霖表示,一個最好的表演,是讓表演者與觀賞者融為一體,讓觀賞者覺得自己彷彿站在舞台上,感官都被牽動;而舞台上聲光音響全面性的結合,將帶領觀眾從技術層面,昇華成藝術價值。
黃局長也說,期待年底歌劇院啟用時,三個劇院的燈光音響設備都調到最佳平衡點,因應現場的演出單位,無論是學生樂團、國際樂團、話劇或歌劇等,帶給觀眾最好、最純淨的「原音重現」。